英琪老師專欄(二) 970505

面膜只要有敷–就能水水的嗎?!
確定您用的那張面膜–安全嗎
?!

根據統計,台灣人一年要敷掉1.2億片面膜!

近 年來,面膜已經躍升成為保養品界最熱門的明星,堪稱「美顏的魔術師」,敷面膜可快速提高角質濕度與封閉性,也有助保養品吸收並改善乾燥。無論是要保溼或美 白,都可以讓你在短時間達到效果。迅速解決肌膚的多種問題。敷過面膜之後,容光煥發,難怪是所有愛美女性不可缺少的美容聖品。

消費者權益在哪裡?勿買來路及標示不明保養品

台灣化妝品全成分標示實施已近一年,然調查結果發現,51%的樣品無全成分標示,20%甚至未標示成分,標示缺失依然嚴重,亟待主管機關正視。

台灣民眾嘲笑中國製黑心商品,在美國、歐盟等地被驗出殘毒含量超標,必須下架或銷毀、貽笑國際。沒想到,去年「台灣製造」的黑心化妝品、面膜,含有抗生素、類固醇,也能進駐國內百貨公司的專櫃甚至精品街,MOTIF這品牌竟在百貨公司設櫃長達十四年,售出數量難以勝數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事發時MOTIF公司還理直氣壯表示:「化妝品的調製配方是代工業者給的,與該公司無關,該公司也沒有調製化妝品的專長」。不負責態度、睜眼說瞎話的言論令人傻眼;這就像賣肉製品的店家、推說不知來源是病死豬ㄧ樣。

你如何判斷保養品有沒添加藥性或是有害成分?從外觀很難判別,對於來路不明的產品,可以委請醫療機構檢驗,但最保險的方式就是選購經衛生署核准合格廠牌的產品,別亂聽信坊間功效神速的產品宣傳,或是別亂買標示不明,才是最好的自保之道。

面膜只要有敷–就能水水的嗎?!

確定您用的那張面膜–安全嗎?!

面膜本是讓面部皮膚最直接接受營養補充品,貼面膜也是簡便的護膚方式,但是因為含水量大,而且水分中含有的有機成分又較多,一旦生產過程中監管不當,或者充填包裝不科學不嚴謹,就容易出現滋生細菌的問題。如果使用者臉上有傷口或眼睛接觸到這樣的面膜,就可能受感染、發炎。

另 外,標榜精油類或植物性的免洗面膜、本身內含的植物性成分或精油的詳細組成相當複雜,不同的生產地域、萃取方法、精純程度、品質控管及製造工廠等級都會影 響其最終成份,而且這類成分都是混合物,對於皮膚確實的安全性及效果性很多都還沒有完整的研究。有些成份甚至對皮膚有光毒性、光敏感性、致敏性及致粉刺 性,添加越多種只是會讓皮膚接觸到更多潛在的危機。

如果是不太知名的小廠生產的,那麼還是要謹慎使用。消費者無警覺任意挑選,危險係數就更大了。

在面對這些低價的面膜時,該用什麼心態來看它呢?面膜的消費問題層出不效果好壞,用過才知道

一片三、四百元的面膜,與一片三、四十元的面膜或者更低,究竟誰好誰壞?消費者窮、屢見不鮮,如何安心選用,提出以下幾點要點來提醒消費者

面膜的價格面膜的效果

高售價不等於高效果但是切記 低售價絕對低成本

選擇面膜首要是看面膜的身分證明:化粧品法規規定所有化粧品必須嚴格表示品名、全成份、保存期限、廠名、地址、及出廠日期等

其次是要求内在成分:美容液依功能與成分不同,例如同樣為保濕成分,玻尿酸的價格就比甘油來得貴;美容液的有效濃度比例;還有每片面膜所含容量也有差別( 15c c~ 30c c)。

另外最重要要選擇避開危險因子成分的產品,如人工色素、人造香料、螢光漂白劑、酸性防止劑、防腐劑、殺菌劑、以及石化界面活性劑,否則使用過敏可得不償失!

其一是紙張材質,品質與種類不同;棉紙的磅數與剪裁也有差,過厚的顯得不服貼,適度厚的棉紙代表吸水量足夠,愈能吸附大量的高濃度美容液,如果薄薄一張紙敷在臉上很快面膜就乾了,則代表可能是成本比較低的面膜。不織布、木漿、蠶絲、生物纖維、羽絨紙、成本都不相同

再來才是主觀外表妝扮:珍珠紙(不一定每家都有);外包裝或紙盒、這就是見仁見智感覺囉!

最後我想提醒消費者特別注意的是:單片包裝的鋁箔袋,因為這直接跟面膜的內容物接觸,鋁箔厚度材質與層層疊疊的數量跟品質安全關係更密切,三年前某知名品牌面膜就曾經因鋁袋質劣,造成污染引起消費者恐慌事件,然而這部份卻從沒聽人評論過!

敷保濕面膜越久越好?

l 多數人想面膜才敷一下就扔掉很浪費.認為是不是敷越久效果加倍.

l 其實面膜在敷了15~20分鐘後肌膚就已經能充分吸收水份及精華液.使用時間過長反而會導致過敏問題發生.所以敷面膜的時間應該適可而止

面膜天天敷.效果才快又有效?

l 一般而言,只要面膜成分安全就可以天天敷;

l 若香味太重或是太廉價的面膜,可能添加較多香精或防腐劑,就不建議天天敷;這種我稱之「安慰劑」的產品,除了只是浪費時間,假相效果外、相對皮膚的健康考量更令人擔憂、疑慮。

l 肌膚有一定週期的自然代謝機制.若使用美白面膜次數太過密集會使肌膚在代謝的同時無法吸收多餘的營養.不但造成浪費.美白效果也不好、.最好1周使用2~3片最能達到美白成效。